金相检验及结构表征 金相分析是金属材料试验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采用定量金相学原理,由二维金相试样磨面或薄膜的金相显微组织的测量和计算来确定合金组织的三维空间形貌,从而建立合金成分、组织和性能间的定量关系。将图像处理系统应用于金相分析,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等优点,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项目名称 | 检测参数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显微组织 | 组织类别 | GB/T 13298-2015 | 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
GB/T 13299-1991 | 钢的显微组织检验评定方法 | ||
显微组织、晶粒度 | 组织类别、晶粒度等级 | GB/T 3246.1-2012 | 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方法第 1 部分: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
金相检验 | 石墨分布形状、石墨长度、珠光体数量、碳化物数量、共晶团数量 | GB/T 7216-2009 | 灰铸铁金相检验 |
金相检验 | 球化分级、石墨大小、石墨球数、珠光体数量、分散分布的铁素体数量、磷共晶数量、碳化物数量 | GB/T 9441-2009 | 球墨铸铁金相检验 |
石墨微观结构 | 石墨分布形状、石墨长度 | EN ISO 945-1:2008 | 铸铁微观结构.第1部分:通过目视分析进行石墨的分类 |
石墨微观结构 | 石墨分布形状、石墨长度 | ASTM A247-19 | 评定铁铸件中石墨微观结构的试验方法 |
非金属夹杂物 | 硫化物(A类) | ISO 4967:2013 |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 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 |
GB/T 10561-2005 |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 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 | ||
ASTM E45 - 18a | 钢中夹杂物含量评定的标准试验方法 | ||
平均晶粒度 | 晶粒度等级 | GB/T 6394-2017 | 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法 |
ASTM E112-2013 | 平均晶粒度测定的标准试验方法 | ||
ISO 643:2012 | 钢—表观晶粒度的显微金相测定法 | ||
ASTM E562-19 | 用系统人工点计数法测定体积分数的标准试验方法 | ||
GB/T 4335-2013 | 低碳钢冷轧薄板铁素体晶粒度测定法 | ||
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 | 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 | GB/T 14979-1994 | 钢的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评定法 |
金相组织 | 马氏体、残留奥氏体、碳化物、表层内氧化层深度、心部组织 | GB/T 25744-2010 | 钢件渗碳淬火回火金相检验 |
球化体分级 | 球化体分级 | JB/T 5074-2007 | 低、中碳钢球化体评级 |
表面处理深度 | 渗氮层深度、金相组织 | GB/T 11354-2005 | 钢铁零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 |
硬化层深度 | GB/T 9450-2005 | 钢件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 | |
GB/T 5617-2005 | 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 ||
总硬化层深度、有效硬化层深度 | GB/T9451-2005 | 钢件薄表面总硬化层深度或有 | |
硬化层深度 | EN ISO 2639:2002 | 钢件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 | |
脱碳层深度 | GB/T 224-2019 | 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 | |
ASTM E1077-14 | 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方法 | ||
ISO 3887:2017 | 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 |